2015重慶南開中學高考考前模擬語文試題
學習頻道 來源: 陽光學習網 2025-02-26 大 中 小
2015級高三下學期高考考前模擬考試
語文試題
陽光高考門戶整理《2015重慶南開中學高考考前模擬語文試題》
語文試題卷共8頁?荚嚂r間150分。第1至5題、第7至9題為選擇題,24分;第6題、第10至21題為非選擇題,126分。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5題、第7至9題時,務必使用28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答第6題、第10至21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答題無效。
5.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針砭 迫不及待 鬧別扭biè 弦外之音xuán
B.訂正 旁征博引 冠名權guàn 沒齒難忘mò
C.緬懷 閑情逸志 豁出去huō 相機行事xiàng
D。真締 風清弊絕 起內訌hòng 靡不有初mǐ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在地理位置上,阿爾山正好處于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的交匯處。
B.鄉(xiāng)下人最愛走親戚,好像不走親戚,人就偏離了社會、離群索居了一樣,逢年過節(jié),非得去走一趟親戚不可,跟親戚“說道說道”。
C.人們愿意擁有、佩戴寶石,不僅是因為它的美學裝飾價值,更重要的是人們相信它具有一種不可理喻的神奇力量,使人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D.對于整個項目的要求來說,小小的失誤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做大事決不能只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而忘了根本的目標。
3.依次填入下邊三段話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1)這就是他給我們留下來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實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今以后,他的聲名在作品的頂尖熠熠發(fā)光。
(2)他知道夫人經過長途飛行一定餓了,所以當夫人走下飛機,他便把一件精
心準備的禮物送上去,禮物很樸素,卻也很獨特——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些樹長得細長,筆直,它們是冬季世界的皮膚、面容和骨架,默默的強
大,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剛巖層堆積起來的雄偉的紀念碑
②這座雄偉的紀念碑由金剛巖層堆積而成
③一塊用紙巾包裹著的烤地瓜,上面插著一朵從路邊摘來的小花
④一朵從路邊摘來的小花,插在一塊用紙巾包裹著的烤地瓜上面
⑤一如書法中骨力道勁的柳體字
⑥一如古代將軍壯碩偉岸的身軀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二、(本大題共3小題,共11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4~6題。
“國學”是中西文化交流與互動的產物,其名緣于“西學”,后因國勢蹇滯而沉寂,近十多年來隨著中國之崛起又重新喧騰。“國學”研究,基本上是用西學的眼界和方式來整理古代的典籍材料,即所謂“國故”之學。這種書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狀況,已經與現實的生活脫鉤,遠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那種社會與文化水乳交融的情景。所以,單從學術形態(tài)的轉換來講,“國學”實際上扮演了中國傳統(tǒng)學術向現代化演進的中間角色,是舊學問向新學術過渡、中學向西學看齊的中介形式。
按理說,在新的學術形態(tài)已經確立的情況下,國學這一過渡性的中閫環(huán)節(jié)應當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歷史舞臺,因為其“出場”的特定歷史背景已經消失了,它的含混性也不能適應當今學術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和要求。那么,眼下的“國學熱”又為什么會出現呢?究其原因,略舉大端:其一關涉?zhèn)鹘y(tǒng)與現代的關系!皣鴮W熱”可以說是對以往數十年幾代人蔑視傳統(tǒng)、踐踏傳統(tǒng)之社會風氣的強烈反彈。其二關涉中學與西學的關系。長期的“臣服”與“依傍”,唯西方文化之馬首是瞻,造成了嚴重的“失語”狀態(tài)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低下,這成為當代人的心病,故借“國學”之名以圖范式之扭轉。其三關涉全球化時代所特有的身份認同焦慮。既有百多年來民族主義情緒的延續(xù),也有文化同質化之擠壓所帶來的新的困頓,倡揚“國學”成為突顯自身主體性的有效方式。所以,此時的“國學”之崛起,并非講堂上的喧鬧,而完全基于現實的要求,和世界變幻的風云、時代發(fā)展的脈搏躍動在一起的。這也就遠遠超出了學術研究所能涵蓋的范圍,比之學術化的中國哲學學科來講,它的涵容度、復雜性和現實感,都要大得多.
近些年來,“中國哲學”的身份性被反復質詢,原因在于研究范式的過分西化及其依傍性,人們越來越不滿意于這過分“冰冷”的研究,而強調“同情的理解”,試圖將中國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實踐植入到相關的理論當中。這樣,“國學”的出場,似乎可以補償原有的中國哲學研究之缺憾,強化民族文化的特征,這就部分地形成了國學與中國哲學之間的對峙局面。注重中國思想之民族特色,就會批評純哲學的方式;而堅持中國哲學之現代性,就會強調基本的學術規(guī)范和要求。
但國學研究并不能代替中國哲學研究,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看法。從歷史來講,傳統(tǒng)學術也是不斷更新與變化的,思想與文化的進步靠的是突破與創(chuàng)造,而不是泥古與守舊。就現實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爭的事實,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從形而下的器物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沒有西方的影子?任何剝離的想象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甚或徒勞無功的。重要的是尋找各自的位置,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特長,交互為用,并行不悖,形成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合力。退一步來講,國學也不是要回到傳統(tǒng)形態(tài),從理念到方法,國學都不可能完全去除現代化的印記。而當前的中國哲學研究也在慢慢地發(fā)生著典范的轉移,更多地融入了傳統(tǒng)的特點,與所謂“國學”的距離越來越近。
4.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關于“國學”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國學”即“國故”之學,其名緣于“西學”,是中西文化交流與互動的產物。
B.“國學”具有傳統(tǒng)的社會與文化水乳交融的特點,它的產生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
C.“國學”一度沉寂,與它在學術形態(tài)上新舊過渡中西交織的含混性有著極大關系。
D.“國學”的崛起完全基于世界風云變幻和時代發(fā)展的現實要求,與學術研究無關。
5.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對“國學”與“中國哲學”關系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學”所包含的內容遠遠超過中國哲學,但國學研究并不能代替中國哲學研究。
B.在思想的民族性上中國哲學不及“國學”,在學術規(guī)范上“國學”不及中國哲學。
C.“國學”與中國哲學各有其優(yōu)勢和特長,既相互對峙,又可交互為用,并行不悖。
D.如果“國學”融合西方文化,中國哲學融入傳統(tǒng)特點,二者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6.從文中看,“國學”在當下社會有哪些價值?你認為“國學熱”現象將會怎樣發(fā)展?請說明理由。(5分)
三、(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9題。
武宗正德六年春正月朔,江津賊曹甫自稱順天王,圍攻縣治,僉事吳景被殺。巡撫都御史林俊聞報馳赴,乘元日賊醉酒,不設備,乃夜半蓐食①,銜枚往圍燒之,賊奔漬。又于山坪、伏子岸等連戰(zhàn)敗之。抵賊營,殺死曹甫等。先后擒斬三千余人,收回被掠男婦七百余口,獲馬騾器仗無算。
余黨方四、任胡子、麻六兒等擁眾走綦江,入思南、石阡等府。方四偽稱總兵,任胡子偽稱御史,賊首三十余人偽稱評事等名。貴州兵敗之于思南,播州兵敗之于三跳等處,先后斬三千人。賊由貴州復入四川。
八月,賊攻南川、南頸、雀子岡等關,官兵御之。又攻東鄉(xiāng)、永澄等處,玀、回兵御之,前后頗有斬獲。會百戶柳芳等陣沒,官軍卻,賊遂聲言欲取江津、重慶、瀘州、敘州,以攻成都,遠近震駭。林俊駐江津,高崇熙駐瀘州,太監(jiān)韋興駐成都,都御史王綸駐重慶。檄副使何珊、都指揮使鄒慶帥兵由合江進。副使李鉞、知府曹恕率兵由江津進,夾攻之。
九月,賊攻江津,會石硅兵至,并力御之,賊敗走。追至合小坪,破其四營。賊以八千人舁攻具復攻江津,林俊、李鉞、曹恕督酉陽、播州、石硅等兵,三道迎擊之。賊敗,追至高觀山,斬首五百余級,俘獲二百余人。官兵乘勝追擊,賊乃乘高下石,不得進,賊復擁眾,時出沖擊。李鉞幾不免,賴從吏何士昂等力戰(zhàn)得解。林俊見賊勢猶盛,遣降賊周大富入營招撫之。方四偽令其黨李廷茂出降,竟不出。高崇熙知賊首皆仁壽人,遣人詣仁壽,取各賊家屬入營,招之。方四等殺其族屬,不聽撫。遣人來言,聽其自散去乃從。翼日,李鉞督諸將校,分兵六哨,由大埡、小埡、月埡關并進,直沖高梁,賊不能支,六面皆合,破其中堅,斬賊首任胡子等,賊大敗。追殺三十余里,斬首一千八百余級,生擒方四妻妾,俘獲男婦三千四百余人。余眾墜崖填壑數里,奪獲馬騾四千五百有奇。士兵乘勝追剿,又殺二百余人。賊見官兵少,還擊,殺千戶田宣冉、廷直等。方四妻妾復逸去,遂率余賊二千余人遁入思南境內。
巡撫都御史林俊乞致仕,許之。時宦者用事各邊征剿必以其弟侄私人寄名兵籍冒功升賞俊一切拒絕權幸惡之又與洪鐘議多不合因乞致仕。疏上,忌者謂盜已平,內批即允之。臺諫疏留,不報?w,蜀人號哭追送。未幾,麻六兒、喻思俸、駱松祥等賊復熾,內江、崇慶之境,騷然逾年,不能定矣。
(節(jié)選自《明史記事本末》)
【注】①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進餐。謂早餐時間很早。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玀、回兵御之。 御:抵御
B.賊以八千人舁攻具復攻江津 舁:抬
C.聽其自散去乃從 乃:才
D.奪獲馬騾四千五百有奇 奇:奇特
8.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宦者用事/各邊征剿必以其弟侄/私人寄名兵籍/冒功升賞/俊一切拒絕/權幸惡之/又與洪鐘議多/不合因乞致仕
B.時宦者用事各邊/征剿必以其弟侄私人/寄名兵籍冒功/升賞。磺芯芙^權幸/惡之/又與洪鐘議多不合/因乞致仕
C.時宦者用事/各邊征剿必以其弟侄私人/寄名兵籍/冒功升賞/俊一切拒絕/權幸惡之/又與洪鐘議多不合/因乞致仕
D.時宦者用事各邊征剿/必以其弟侄私人寄名兵籍/冒功升賞俊/一切拒絕/權幸惡之/又與洪鐘議/多不合/因乞致仕
9.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曹甫在江津發(fā)動的叛亂很快被林俊鎮(zhèn)壓下去,余黨方四等人帶著殘匪從綦江逃到貴州境內準備東山再起,結果連吃敗仗,損失了三千人馬,只得又退回四川。
B.方四叛軍對南川、東鄉(xiāng)等處發(fā)動進攻,但遭遇官兵和少數民族武裝的有力抵抗,接連失利,后來與柳芳等人匯合才擊退了官兵,并準備展開更大的軍事行動。
C.叛軍實力強大,林俊審時度勢,派人前往招撫,但未奏效;官軍又從仁壽接來叛軍首領的家屬,讓他們前去勸降,方四等人居然殺掉了這些人,拒不接受招撫。
D.林俊為人正直,因不愿阿附權貴等原因請求退休,皇帝被讒言所惑,批示同意,言官上書請對林俊加以留用,皇帝置之不理;林俊啟程回家,四川百姓號哭追送。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24分)
10.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共10分)
①巡撫都御史林俊聞報馳赴,乘元日賊醉酒,不設備,乃夜半蓐食,銜枚往圍燒之,賊奔潰。(6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賊乃乘高下石,不得進。賊復擁眾,時出沖擊。(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獨 坐
【明】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熏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①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注】①客,客居。李贄不到二十歲就外出宦游,其后一生輾轉遷徙,漂泊無依。
(1)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對比手法的運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蘇軾《赤壁賦》中,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吹奏洞簫的音樂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描寫自己歸隱田園后在美好的日子外出賞景、勞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對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的軍旅生活的渴慕。
五、(本大題共5小題,共23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13~17題。
雁南飛
干亞群
深秋的午后,天空干凈得像洗過一樣。風吹過來,涼意十足?烧驹谔柕紫,既不覺得熱,也不感到涼,愜意從臉上開始,一直滲透到腳底.
我拿著拉曬耙,翻曬著簟上的棉花。這是最后一批采摘來的棉花。母親說再曬四五個回頭,就可以挑到棉站出售。
棉花隔兩個小時翻曬一遍,像給臥床的病人翻身一樣。我想偷懶,隔三四個鐘頭去翻一次,這樣我可以多看會兒書。母親回來,抓起一把棉花,用牙齒一咬,從棉籽的清脆度檢測出我今天有沒有偷懶。這鑒定的結果便是我有沒有機會得到一本書。如果我的勤快得到母親的滿意,那么供銷社的柜子里有一本書可以屬于我。
天空中傳來朗朗清聲,引人注目。我抬起頭,有鳥排成一字,叫著飛著,飛著叫著。這是大雁。我認識。但我從來沒仔細地看過大雁。平時都不知道它們在哪兒棲息,只有深秋的時候才能看到,這時它們準備南飛了。
它們不屬于我們的村莊,但屬于誰呢?我也想不出。它們的叫聲不同于燕子清脆,也不同于麻雀短促,它們似乎聲聲作歌。它們的歌聲很特別。像一個手指頭在風琴上摁下“西”,長久地摁著,直到它們飛遠了,耳邊似乎還響著“西”。
班主任曾在我的成績報告單上寫過這么一句評語:希望你成為我們班的領頭雁。我看了雁南飛的隊形,明白了領頭雁是什么意思。雁南飛時肯定有一只大雁飛在最前面,它領著后面的大雁飛向南方。那只大雁就是領頭雁。它不停下來,后面的大雁就不能停下來。領頭雁的頭伸得筆直,朝前;腳爪也伸得筆直,朝后。這模樣讓我想起一個成語:心無旁騖。如果喜歡一個老師講課時,頭也伸得筆直,桌下的腿也伸得筆直。它們振翅的步調幾乎一模一樣。不過,也有不一致的雁。就像我們出操,總有那么幾個同學的動作要么慢半拍,要么快半拍。假如老是步調不一致,這只雁就容易掉隊。單飛的大雁讓人揪心,叫聲凄愴,在天空下僅僅是黑色的一點。有人說,雁是一起來,一起去。但一路南飛總有幾只雁失群。開頭是成行成隊,后來成單了。那失群的雁會不會北飛?或者一直奔波在南飛的路上?我癡癡地仰望著,傻傻地想著,手中的拉曬耙掉了下來。
雁也要停下來休息。只是南飛的雁每晚都沒有固定的地方。它們遠離我們找水喝,躲開我們找地方棲宿。它們在荒灘上,在蘆葦叢里,在日落的時候慢慢從天空飛下來。村里有一位游手好閑的人,整天背著自己做的土槍去打鳥,順帶也打打雞鴨。打死的雞鴨他不馬上去拿,等主人去埋時,他偷偷跟了去。很多人知道他手腳不干凈,但他做得很干凈,所以,他一如既往地游手好閑。雁南飛時,他背著土槍晚上出村。零零星星的槍聲劃破村莊的寧靜。據說當他背著血淋淋的大雁從蘆葦蕩或荒灘上回村時,村里上了年紀的老人把他堵在橋頭,給他一頓斥罵,甚至詛咒他這樣做會斷子絕孫。他嬉皮笑臉,完全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派頭。這個人到底傷了多少雁,我并不清楚,但這個人打了一輩子的光棍我是知道的。
見過的雁是黑色的,或是褐色,也有斑駁的。因為高,我只能看到黑黑的一點,像是誰在天空用翰墨點了一下。從沒見過雪白的大雁。雪白的大雁要么是白鷺,要么是天鵝,但它們不會聲聲作歌,也飛不出一字或人字。天鵝沒見過,一直是個傳說。白鷺見大雁飛過,一對修長的雙腿在田埂間閑庭信步,走累了,鼓起雙翅斜斜地飛一陣子。鵝看到了南飛的大雁,蹣跚著走過去,一屁股蹲在水缸邊,眼皮一動不動。
很久沒有見到大雁了。我很懷念。
13.如何理解文中“但這個人打了一輩子的光棍我是知道的”這句話的含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是圍繞“雁南飛”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結尾寫道:“很久沒有見到大雁了。我很懷念。”除了懷念大雁之外,作者還在懷念什么?請結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懷念的具體內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對白鷺和鵝見到大雁南飛時的情景進行了描寫,這些描寫是否多余?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以“雁南飛”為題,也多次寫到大雁,這與古典詩詞中的詠雁傳統(tǒng)的一致性表現在哪里?不同之處又表現在哪里?請根據文章及自己的閱讀體驗簡要回答。(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題共3小題,共14分)
18.下邊一段話中有三個句子,其中有一個句子有語病,請指出并針對語病進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4分)
①慈悲庵,坐落于陶然亭公園湖心島西南的高臺上,建于元代,又稱觀音庵。②歷史上在這里是丈人墨客會集賦詠之地,曾留下傳誦一時的許多詩篇。③庵內的陶然亭又是近代革命志士的秘密集會場所。
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閱讀下面的文段,根據要求答題。 (5分)
中國大媽跳廣場舞,不難看出大媽們的精氣神倍兒爽。然而,也有不少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很鬧心:先有武漢大媽被入從樓上潑糞便,后有北京大媽遭遇朝天嗚獵槍和放藏獒驅散,還有蘇州大媽
①
的“根據地”被人鋪滿碎玻璃和磚頭,等等。廣場舞擾民已經成為“全國現象”了。新浪網做過的一項
②
《居民用高音炮反擊大媽廣場舞,你支持嗎?》調查顯示,85.8%的人選擇支持。
③
(1)劃橫線的①一③處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不規(guī)范,請指出并修改。(2分)
第________處,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就上文中的廣場舞現象擬寫一則公益廣告語。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下面橫線處各補上一句話。要求:與前文畫波浪線的句子句式一致,語意連貫。 (5分)
中國的古典詩詞,意境優(yōu)美,禪意深厚,能夠開啟心智。當你憤慨于生活中種種的不公時,讀一讀黃庭堅的“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你就會獲得解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古詩詞就是我枕畔的《圣經》。
我常想,我枕邊的一冊冊古詩詞,就是一只只夜鶯,它們棲息在書林中,婉轉地歌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寫作(本大題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畫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于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才覺得心里踏實。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后一個并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
要求:①根據材料的內容,選取恰當的角度,明確立意;
②自擬標題,自選文體(除詩歌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